第(3/3)页 “正是如此!”老年官员忙说道:“王爷消息灵通,对民情了如指掌。” “您过奖了。”楚泽笑说道:“这要归功于大家积极收集民情,才让我能及时了解情况。” “王爷谦虚了,明察秋毫就是您的特长。”老年官员连忙说道。 “哈哈,知己知彼,才能屡屡出奇制胜。”楚泽笑着说道:“既然周边县城的交通在不断改善,你认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凤阳的发展呢?” 老年官员听楚泽这样问,仔细思考了一下,说道:“兴许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发展产业,而不仅是依靠贸易?” “很好的观点!”楚泽赞许地说道:“发展自己的产业确实比单纯靠贸易更稳定、更可控。” “谢王爷夸奖!”老年官员连忙说道:“我正是受启发于王爷的远见,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自己也很有见地,不要太谦虚了。”楚泽谦虚道。 他希望这些官员能树立自信。 “多谢王爷激励!”老年官员感激地说。 “各位,你们也认为发展自己的产业更有利长远发展吗?”楚泽笑着看向其他人。 “我们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其他官员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 “既然大家达成共识,那么你们认为凤阳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呢?”楚泽继续抛出问题。 “据我看,凤阳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加大发展采矿业,比如增加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采矿业。”一个官员首先提出了意见。 “这个想法不错,丰富的煤炭资源正可用于火车的运输动力。”楚泽点头称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