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还是一个坑-《哈利波特之魔药教授》


    第(2/3)页

    而在有关毛发、肌腱、心弦等适合制作魔杖的一些材料的处理上,奥利凡德的先人们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张瑾就看到了关于独角兽尾毛的四十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只为得到最合适用来做魔杖的方法。

    这些个研究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的材料以及又耗费了多少个奥利凡德的人生,这都是一些不可多得的经验呀。

    这些经验让张瑾觉得学不学魔杖制作都无所谓了,这些经验就绝对值了,有了这些经验,不单单是出门冒险更有底气,而且对魔药制作、魔药的改良也有很大帮助,甚至足以使张瑾的魔药制作水平再上升一个层次。

    而且张瑾似乎也没有付出什么。

    这种没有付出就能得到丰厚回报的感觉超级爽!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个月的时间并没有使张瑾对魔杖的感知有什么进展,虽然感受过了那些魔杖的情绪,但想要感受更多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瑾可不像奥利凡德一样可以观察小巫师挑选魔杖的过程,而且其他巫师也不可能将魔杖交给自己,尤其自己好像也不怎么讨人喜欢。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张瑾能感受的只有自己的魔杖,而且在对自己的魔杖的感知中,似乎那些波动还在慢慢的改变,跟原来的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原本的波动奥利凡德说是矛盾、挣扎,那现在是什么?没有对比怎么知道!

    想到这里张瑾突然觉得奥利凡德的感知方法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种需要对比,需要有一个标准对象的感知方法是怎么确定那个标准的呢?

    虽然奥利凡德说的是靠经验摸索、积累出来的,可是那些魔杖能作为标准收藏又怎么解释呢?

    难道只是因为波动更强烈么?

    这让张瑾想到了其它的东西。

    比如说哪怕是在不知道这种波动的含义之前,很多巫师在接触到一些物品时也会本能的觉察到不对劲。
    第(2/3)页